咨询热线:

4000-985-966

AI时代,我们如何学习?
发布日期:2024-03-08 文章分类:行业资讯
01
AI时代,我们该如何学习?
有人会说,“现代教育体系如此成熟相当完善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甚至硕士、博士一路读下来,再工作生活,这还不容易?” 听起来不错,但是,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,是为了适应社会。要是时代没啥大变化,那以前的体系也就够了。
但是,现在这人工智能革命,跟当年的工业革命有得一拼。如果说工业革命是让机器干体力活,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就是让机器干脑力活。比如说,以前我们得辛苦地用手摇计算器做数学题,现在动动手指头在手机上按两下就算出结果了!这要是人工智能真像工业革命那样掀起大风大浪,那咱们得小心了,得想想孩子们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,到时候会不会过时。
人工智能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连Open AI的CEO都说,现在的人工智能相当于刚毕业的大学生。就算只是相当于,那也意味着它能帮我们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。比如写报告、做PPT甚至写代码这些活儿,以后可能都有人工智能来帮忙。你说是不是得好好琢磨琢磨,别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被时代甩得太远?
日本女作家Rie Kudan用GPT写小说获芥川奖
比如,前段时间,日本女作家Rie Kudan凭借一部充满创意的小说《东京共鸣塔》,一举摘得芥川奖的桂冠。然而,这位才女竟大胆承认,小说中有部分内容是由GPT这位神秘的“写作助手”执笔的。这一爆料让文坛炸开了锅,人们纷纷猜测,AI是否会成为文学创作的新宠儿?
与此同时,英国大法官Colin Briss也玩起了科技与法律的跨界合作。他利用GPT撰写了裁决书,还推出了英国司法系统应用AI的官方指南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udicial Guidance》。这一创新之举犹如在司法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,让人惊叹:AI真的要颠覆法律界的传统了吗?
而今年2月15日,Open AI发布了一款名为Sora的“文生视频”工具,将文字转化为视频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这些视频效果惊艳,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。有人惊呼: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!AI技术究竟是造福人类的福音,还是带来困惑的魔咒?
总而言之,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化,智能内容创作等多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。这些令人瞩目的案例不仅展示了AI的无限潜力,也引发了我们对技术伦理和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。在探索AI的奥秘时,我们不禁要问:我们准备好迎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了吗? 
Sora生成的视频:在咖啡杯中激荡起伏的海盗船

02
AI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?
去年,ChatGPT横空出世,给我们带来一场文字生成的革命。但是,如果单从文字与视频这个角度来看,Sora虽然对教育产生了影响,但它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及ChatGPT。因为文字的生成更像是一种“思想”的展现,更能深入到学习与人类教育的核心,产生颠覆性变革。与ChatGPT相比,Sora影响未及深远。
其实,无论是ChatGPT还是Sora对教育的影响,最核心的本质,是对人类自我与群体价值的重塑。
人类的历程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一点:没有人机协作,就没有未来。
在众多行业和领域,人工智能本身已经或将超越原有中上水平。那些不能与人工智能并肩合作的人,将失去展示“自我价值”的大部分机会,丧失竞争力。
生活中,很多事情可以完全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。例如,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发展为完全由人工智能操控。然而,在自动驾驶过程中,个人并未展现出社会价值,只是享受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,人们应积极寻求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机会,并在人机协作中创造新的价值。
只有通过与人工智能的紧密合作,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价值。这不仅关乎个人利益,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。我们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,抓住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机会,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其次,教育的考试评价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挑战。
尽管大规模的纸笔考试在公平性等方面有诸多显著的优点,但是其暴露的缺点正在不断扩大。
纸笔考试无法检测出一个人在人机协作下的真正能力,甚至会一直忽视这种能力。反过来,导致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对这种能力加以培养。
换而言之,纸笔只是形式,更重要的是考试评价改革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我们的考试所考核出来的学生能力与水平,正在与时代脱节,与社会脱节。学生们所陷入的、沉重的、死记硬背、反复刷题的“知识”负担中,并没有丝毫减轻,反而不断加重了。而考试一旦阶段性结束,所学的绝大部分“知识”将毫无价值。
其次,教育领域的考试评价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。尽管大规模纸笔考试在公平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但其暴露出的不足之处日益扩大。纸笔考试无法全面评估个体在人机协作环境下的真实能力,甚至长时间忽视此类能力的考查。如此一来,教育过程中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便显得不足。换言之,纸笔考试仅为形式,关键在于考试评价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。我国现行考试所衡量的学生能力和水平,正逐渐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。学生们所承受的沉重知识负担,包括死记硬背和反复刷题,并未得到缓解,反而愈发严重。而一旦考试结束,大部分所学知识将失去价值。
最后,教育正在从稀缺资源走向富足资源。
人工智能所创造的文本、图像和视频已成为潜在的教育资源。人们是否会沉浸在这片由人工智能打造的教育海洋中,并得以更好地遨游其中?虽然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,但短期内人工智能或许能生成更优质的课程资源,制作出更智能的教学视频,并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支持。是否有可能最终推动优质教育从稀缺资源走向富足?这场生成式的革命是否存在边界和尽头?无论如何,教育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,正处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十字路口。
03
AI来临,我们该怎么办?
生成式AI帮助人类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例子不胜枚举,以后只会越来越多。
这是因为,生成式AI不仅能够学习全网的公开资料和知识,还能经过专项训练和技术调优,具备与很多人类专家类似的专业能力,即使赶不上顶级人类专家,也能成为中等水平专家。
这就意味着,在以往的“螺丝钉”教育评价体系下,生成式AI的得分会越来越高。可以说,只要是有题库的考试,它经过训练之后都能很快拿到高分。就像Alphago战胜李世石一样,AI学完了各种棋谱之后,就能所向披靡。
这就很可能出现一种局面,就是一个人花费多年时间,学习了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,但进入AI时代的社会之后,发现有一个免费的AI工具已经具备了所有知识,响应效率还更高、更准确。
生成式AI在提升人类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应用实例繁多,未来此类应用将更为广泛。这就像一个强大的助手,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任务和工作。生成式AI不仅能够学习全网的公开资料和知识,还能经过专项训练和技术调优,具备与很多人类专家类似的专业能力。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,能够在各种复杂情境中游刃有余。
在以往的“螺丝钉”教育评价体系下,生成式AI的得分会越来越高。这就好像一个勤奋的学生,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,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。
这就很可能出现一种局面,就是一个人花费多年时间,学习了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,但进入AI时代的社会之后,发现有一个免费的AI工具已经具备了所有知识,响应效率还更高、更准确。这就像一个专业的运动员,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努力,却发现有一个智能机器人在比赛中比他更快、更准确。
为了适应这一变化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评价体系,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,以充分发挥人类的独特优势。同时,我们也需要关注AI的伦理和法律问题,确保其应用符合社会价值观和法律法规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充分利用AI的强大能力,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04
那么,在AI时代,我们应该学习什么,又应该如何学习呢?
实际上,AI时代所需的人才并非如库伯利所提及的符合规定之“产品”,学校亦不应沦为标准化工厂。
如同现今生产线少有需人类员工敲钉子般,未来诸多智力劳动或将自动化,诸如编程、写作、绘制CAD图纸等。
在此背景下,每个人均需具备创造力和领导力,成为引领人工智能完成工作的引擎,而非被动的螺丝钉。
传统观念中,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,然而,在未来,学会运用人工智能创新“数理化”方为立足之道。
为此,需倡导新时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。
实际上,诸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高校已展开探索,如与OpenAI合作,让教师和研究人员使用GPT企业版,以期彻底变革教育技术,开拓新的研究路径。
AI时代关键在于运用与协调大模型能力,善于提问及挖掘有价值的新问题,让AI为之解答,进而综合解决问题。
核心在于培养新时代的“苏格拉底”,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,逐步引导人工智能解决问题,使其得出更精确、优质的答案,而非仅重视回答能力。
然而,提问乃创新之源,在人工智能时代,此项能力愈发重要。
未来学习的想象
与此同时,要完成那些错综复杂的任务,我们不能仅仅与单一的人工智能对话,而应学会调动多个人工智能专家,如AI法务、AI财务,甚至是AI心理学家和AI经济学家。
尽管人工智能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令人惊叹,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迄今为止,它仍然无法具备对复杂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能力。而这恰恰是我们人类的优势所在。
现代计算机芯片大多采用异构计算设计,即CPU和GPU各司其职,协同完成不同的任务。同样地,我们也应该培养“人与机器的异构计算”思维模式,将自己视为”主帅“,将人工智能视为各怀绝技的”将领“,学会剖析和拆解复杂问题,再将任务委派给这一个个人工智能体执行。
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成为人工智能的先行者,甚至成为驾驭人工智能的专家,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生成式AI的实战应用和最新进展,例如如何利用生成式AI制作精美的图片、视频和游戏,以及如何解读复杂的财报和数据。
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接触熟悉人工智能,提升自己的“AI商”,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,迎接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。

要成为人工智能的先行者,甚至成为驾驭人工智能的专家。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生成式AI的实战应用和最新进展,例如如何利用生成式AI制作精美的图片、视频和游戏,以及如何解读复杂的财报和数据。

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接触并熟悉人工智能,提升自己的“AI商”,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,迎接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。